最近,一則關于“多個城市提高北京二手車遷入門檻”的新聞引發了人們對于二手車的強烈關注。據報道,包括河南鄭州、河北石家莊在內的全國61個城市相繼出臺政策,對外來二手車設置了“準入門檻”,即不達國三甚至國四排放標準的二手車均禁止遷入,由于這些地區超過一半的二手車來自北京,故此舉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對北京二手車的一次強烈“阻擊”,也由此引發了二手車流通市場一次不小的震動。
根據一些媒體的解讀,外地多個省市之所以集體抵制北京二手車的遷入,主要是由于大量二手車的遷入加劇了當地的交通擁堵、影響了當地的新車銷售,同時還對當地的環境污染產生了不利影響等等。盡管乍一看合情合理,但仔細分析來,其中有些理由過于牽強并且根本經不起推敲。
據石家莊市交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該市區機動車年增長量近10萬輛,今年1月,市區新增機動車1.4萬輛,增長率高達30%,接近北京市全年機動車控制總量。按此速度發展,三年之內,該市區機動車保有量將突破百萬,市區機動車出行量趨于飽和。
從這一組數據中,我們只看到了石家莊新增機動車數量確實大幅增長,但是新增車輛中有多少是來自二手車的卻并未說明,由此而斷定城市擁堵的加劇是來自外遷二手車明顯過于片面。同時我們也應理性的認識到這樣一點,就是城市的擁堵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城市規劃的不合理、道路建設的滯后等等都是重要因素,而機動車的增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通過減少機動車數量來抑制擁堵早已被證明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北京搖號一年半來擁堵狀況絲毫沒有好轉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年來,國家對于各地PM2.5等環保指標的要求不斷提高,老舊機動車的涌入的確會給當地帶來污染,所以各地限制排放超標的車輛進入本地市場也在情理之中。但這樣一來無疑是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作為前提(北京只有將二手車外遷才能拿到補貼),并且是把環境治理的種種不利影響直接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讓消費者自己來為此買單。作為消費者,應當有權自己選擇是買新車還是二手車,而不是因為當地政府的一己之私而被剝奪了選擇的權利。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有些城市對于遷入二手車的排放要求居然高于當地新車上路的排放要求,這一做法顯然對二手車來說有失公平。
我們認為,現在各地人為的對二手車交易進行限制,不但有損二手車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二手車流通帶來了不利影響。如果二手車不能有效的流通,必然會導致二手車價格的持續走低,這將使一些有置換意愿的人延長置換年限,如此一來,置換需求的降低將使得新車銷量減少;另外一方面,在我國汽車報廢制度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將這些接近報廢年限的二手車出售給經銷商,一些經銷商若未將其報廢,而是經過改頭換面再次進入市場,也將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交通隱患。
在此我們也呼吁,不要因為地方利益而影響到整個二手車市場的正常發展,只有讓二手車市場更加合理的發展,才能促進我國整體汽車市場的健康成長。
隱患重重 限入政策影響二手車市場成長

新浪微博 關注二手車之家
官方微信 關注二手車之家最近,一則關于“多個城市提高北京二手車遷入門檻”的新聞引發了人們對于二手車的強烈關注。據報道,包括河南鄭州、河北石家莊在內的全國61個城市相繼出臺政策,對外來二手車設置了“準入門檻”,即不達國三甚至國四排放標準的二手車均禁止遷入,由于這些地區超過一半的二手車來自北京,故此舉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對北京二手車的一次強烈“阻擊”,也由此引發了二手車流通市場一次不小的震動。
根據一些媒體的解讀,外地多個省市之所以集體抵制北京二手車的遷入,主要是由于大量二手車的遷入加劇了當地的交通擁堵、影響了當地的新車銷售,同時還對當地的環境污染產生了不利影響等等。盡管乍一看合情合理,但仔細分析來,其中有些理由過于牽強并且根本經不起推敲。
據石家莊市交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該市區機動車年增長量近10萬輛,今年1月,市區新增機動車1.4萬輛,增長率高達30%,接近北京市全年機動車控制總量。按此速度發展,三年之內,該市區機動車保有量將突破百萬,市區機動車出行量趨于飽和。
從這一組數據中,我們只看到了石家莊新增機動車數量確實大幅增長,但是新增車輛中有多少是來自二手車的卻并未說明,由此而斷定城市擁堵的加劇是來自外遷二手車明顯過于片面。同時我們也應理性的認識到這樣一點,就是城市的擁堵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城市規劃的不合理、道路建設的滯后等等都是重要因素,而機動車的增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通過減少機動車數量來抑制擁堵早已被證明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北京搖號一年半來擁堵狀況絲毫沒有好轉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年來,國家對于各地PM2.5等環保指標的要求不斷提高,老舊機動車的涌入的確會給當地帶來污染,所以各地限制排放超標的車輛進入本地市場也在情理之中。但這樣一來無疑是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作為前提(北京只有將二手車外遷才能拿到補貼),并且是把環境治理的種種不利影響直接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讓消費者自己來為此買單。作為消費者,應當有權自己選擇是買新車還是二手車,而不是因為當地政府的一己之私而被剝奪了選擇的權利。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有些城市對于遷入二手車的排放要求居然高于當地新車上路的排放要求,這一做法顯然對二手車來說有失公平。
我們認為,現在各地人為的對二手車交易進行限制,不但有損二手車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二手車流通帶來了不利影響。如果二手車不能有效的流通,必然會導致二手車價格的持續走低,這將使一些有置換意愿的人延長置換年限,如此一來,置換需求的降低將使得新車銷量減少;另外一方面,在我國汽車報廢制度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將這些接近報廢年限的二手車出售給經銷商,一些經銷商若未將其報廢,而是經過改頭換面再次進入市場,也將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交通隱患。
在此我們也呼吁,不要因為地方利益而影響到整個二手車市場的正常發展,只有讓二手車市場更加合理的發展,才能促進我國整體汽車市場的健康成長。